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5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58篇
财政金融   197篇
工业经济   166篇
计划管理   602篇
经济学   529篇
综合类   435篇
运输经济   28篇
旅游经济   68篇
贸易经济   417篇
农业经济   343篇
经济概况   2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在扶贫开发战略中成长起来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率直接决定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方法]文章以茶叶、蔬菜代表武陵山片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扶贫产业,利用集中度指数、扩张弹性系数、单位面积的产值能力和产量能力以及单位产量的产值能力等指标进行扶贫产业发展的规模特征及其经济效率评价。[结果]“十一五”期间以来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的产业地位逐渐提高、规模扩张优势显著、规模收益递增、投入规模扩张率高于产出规模扩张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比较经济效率差距持续扩大。[结论]扶贫产业亟待根据产业发展的生态化、集聚化和融合化等趋势,在规模扩张中强化特色产品的品质建设和效率优势品种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完善产业化组织及其能力建设,提高扶贫产业的经济效率和致富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通过引入社会互动变量改进目标导向行为理论框架,探讨生猪规模养殖户对环保饲料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政策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湖北省生猪规模养殖户为研究对象,应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规模养殖户对环保饲料的支付意愿。[结果]大多数规模养殖户(8134%)愿意采用环保饲料,且平均意愿支付水平为每头生猪饲料成本的669%(4680元/头)。社会互动中的干群互动、同行互动均能显著提升规模养殖户对环保饲料的支付意愿,但同时同行互动不利于其意愿支付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环保饲料支付意愿决策上,社会互动较少的规模养殖户更容易受到制度规范的约束,而社会互动较多的规模养殖户则更易受到感知养殖热情的影响。[结论]政府部门应加大生态环保宣传力度,并借助多种方式推动规模养殖户进行社会互动; 同时可依据社会互动程度的不同,分别制定相应措施以促进规模养殖户对环保饲料支付意愿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手工收集的政府审计公告数据,以2013—2017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PSM+DID方法检验政府审计对国有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内部控制质量和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对样本进行分组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显著增加了国有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在内部控制质量高和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样本企业中,政府审计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将人力资本在所有制企业间的配置扭曲(错配)理解为技术配置扭曲和规模配置扭曲两个方面,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探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人力资本配置扭曲的内生机理,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通过参股、控股和并购等方式参与到国有企业的生产决策中,这有助于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利润分配机制,进一步缓解人力资本的技术配置扭曲和规模配置扭曲程度;相对于非行政垄断行业,行政垄断行业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人力资本配置扭曲的缓解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6.
基础设施既可以作为特殊的资本存量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通过促进投资和劳动力增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及提高存量资本和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生产要素效率)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Barro经济增长模型,并利用中国199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和中介效应模型对两条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交通、能源、通信三类基础设施的影响以及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均表现出异质性。直接效应呈动态上升趋势,中介效应则逐渐下降。针对异质性的原因,本文进一步采用非线性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规模扩张型、数量型或外延型,而不是以质量型和内涵型为主的形式。能源和通信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具有规模效应,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不显著,但也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促进作用。这说明目前我国三类基础设施仍然具有较大投资潜力。其中的关键是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要素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5—2016年中国609个企业2 440个大型对外投资微观样本,全面考察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差异对企业投资边际、模式与成败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式制度差异对投资规模化的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投资多元化。企业为了避免正式制度差异带来的管理风险,倾向于选择全资股权结构,但企业选择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并不受到正式制度差异的影响。相比之下,非正式制度差异的影响更为广泛。无论是正式制度差异还是非正式制度差异,均会显著增加企业投资的失败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对正式制度差异存在优化互补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夯实“一带一路”倡议,尤其大力发展与沿线国家的文化深度交流,有助于企业更快、更好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江苏茶叶生产成本、规模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茶叶生产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通过运用2008—2017年间茶叶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论文以生产成本和生产规模为切入点,详细阐明江苏苏南和苏北地区的茶叶生产成本和规模的差异,深入剖析江苏茶叶生产中所出现的宏观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与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茶农专业知识水平和开发茶文化旅游,以此助推乡村振兴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We treat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problem for mean‐field models of large interacting financial systems such as the banking system and a pool of assets held by an institution or backing a security. We develop an asymptotic inference approach that addresses the scale and complexity of such systems. Harnessing the weak convergence results developed for mean‐field financial systems in the literature, we construct an approximate likelihood for large systems. The approximate likelihood has a conditionally Gaussian structure, enabling us to design an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 for its evaluation. We provide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approximate estimator in terms of a weighted least‐squares estimator, and use it to analyze the large‐system and large‐sample behavior of the estimator. Numerical results for a mean‐field model of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highlight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our estimator.  相似文献   
20.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are at a relatively early stage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consumer responses to the technology. Canadian consumer responses to food nanotechnology are examined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Food Value Scale. Data from a survey of Canadian consumer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leven food values to food purchase decisions. We find that taste, safety, nutrition, and price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values to Canadians, however, consumers exhibit considerable heterogeneity with respect to the priority placed on these values. 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DCE) explores the effect of food values on choice behavior. The DCE is positioned as a sliced apple product with non-browning and antioxidant-enhanced features introduced through the use of nanocoating or a conventional coating method. Random parameters logit (RPL) and latent class models (LCM)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significant preference heterogeneity. The LCM identifies three classes of consumers: “supporters,” “doubters,” and “opponents” who differ in their reaction to nanotechnology and i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placed on food values such as naturalness, novelty, and convenienc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food values provide additional insights into consumers’ food choices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novel food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